第一次接觸兒哲,已在記憶矇矓處了。唯一有印象的事是:感覺自己的學養(什麼是兒童哲學?什麼是哲學?有大人哲學和兒童哲學之分嗎?如何分?異同處在哪?)和職能(兒童哲學和教學有何關連?如何用在教學場域?如何和家長溝通?)可真是奇差無比,要來了解、吸收、應用兒哲,是那麼的艱難無比。而它就如此擦肩而過了。
再次隅遇(哦~咦?)
不知過了多久,在新店國小辦理的一次研習場次中,連續五週的週三進修,邀請了楊茂秀老師帶領的探索團體(討論手冊_借100元活動中,楊老師語重心長的說,教育不應該是威嚇,教育最基本的是要對話、要說理……),我方對兒童哲學才有了那麼一點"哦~"的理解。不過更多的是"咦?"的不解,在心湖腦海激盪,雖是再次隅遇,但也是再次"哦~咦?"。回家常是腦袋滿滿,但亂七八糟的一團糨糊。精神莫名的興奮,但不知在嗐個什麼勁。心想就一直企盼,若還有機會,一定要再深入這迷人的迷境探賞一番。
如願邂逅(卸垢)
那一年(哪一年?),教育局(鄭淑慧老師)在大觀國小的台北縣教師研習中心以及土城國小和桃仔腳國中小,舉辦了一系列的兒童哲學研習。教師研習中心的研習時間,開在很冷門的每週一下午,但仍場場爆滿。天可憐見的,我幸運至極,場場名列其中,而且場場第一個到場。楊茂秀老師,倪鳴香老師,陳鴻銘老師,徐永康老師,張瓊文老師,黃桂冠老師,都在這一系列的研習中幸運邂逅了。場場的探索活動,思考遊戲(實驗),都讓我一再的體驗兒哲的風暴洗禮(大大的撼動了從前所學的根基,剷動了腦海裡所固存的學識土地,更攪亂了井然有序的生命作息和邏輯和思緒),不過就在沉澱之後再反觀再整理,發現了自己思維,行為出現微妙的澄淨。原來這般的邂逅,也讓我從眼耳鼻舌身意到色聲香味觸法,有了一番的排毒與卸垢。
真心痴迷(痴了!迷惘了)
98年,學校配合教育部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的實施,欲在校推行社群式的自主成長研習方案,因此我搭上了線,也提出了"新和兒童哲學"社群,請來張瓊文老師持續的陪伴與帶領和指導,從收集問題的難題開始,收集教學小故事也一樣艱辛,到漫遊莊子的秋水和逍遙遊,都十足豐厚也趣味恆生。我開始有很多的想法和做法,超出的常軌和體制;我也開始嘗試玩玩自己的想法也玩玩別人的想法;我也開始玩文字而成詩句,玩想法而成詩意。我發現,兒哲,令我痴迷。而在兒哲中,我發現我也痴了,也迷惘了,但甘之如飴,也自在逍遙。
持續捉住毛毛蟲,繼續蛻變成毛毛蟲,和同事們一起經營兒哲社群,讓更多人也接觸,也喜悅接納,也沉醉享用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