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11月4日 星期四

訓練不等同教學

  印度2009的電影,三傻大鬧寶來塢(3 Idiots)中的一個片段。故事內容是一個年輕人,似乎頂撞了學院的院長,而院長非常生氣的要他上一堂工程學的課來看看他有多會教,年輕人以兩個死黨的名字,利用了英文字字首和字尾的特性,編纂了兩個不存在的字,要課堂上的人在30秒內查出定義,就在此時,大家進入了瘋狂的競賽,對將學到新的並未感到激動。而這種競賽方法,知識並不會增加, 增加的只是壓力。就像用鞭子能讓隻馬戲團的獅子學會坐下,但這也只能說這獅子"訓練得不錯",而不能會說"教育得很好"。學校該是快樂而積極的學習園地,不該成為一個壓力鍋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FhSCF_OlY1k&feature=player_embedded#!
  
  另最新一期(第18期)親子天下柯華威專欄中,提到
"以記憶為主的教導,只能是訓練不能算是教學。"
"訓練是要把一項技能練到精熟,可以不經思考直接反應。但學科中有許多概念需要釐清,當概念不清,自動反應答對了,不等於學到。"
"學到是老師和父母看重的事。在學校,老師以考試來檢查學生是否學到。......但在業界不一定用的上。.....所學無法遷移,無法學以致用。"
"遷移是將所學應用到新情境,是學到的進階版。遷移原則是學生看到舊與新兩種情境中相似與相異處,找到兩種情境間可轉換的原則,把學會的能力與概念,經過修飾,轉移到新情境。"
  由這兩項訊息,讓我捫心自問了良久,我是在訓練孩子呢?還是在教育孩子?我是在填鴨知識給孩子呢?還是教給孩子可以受用一生的各項能力?我並不反對該有的精熟,如九九乘法,如三角板上的各個角度。但在這些精熟以前,是否更該給予更多的說明、策略、探究、操作,在經過一段充滿的理解,要精熟就並不難了。這是這二則訊息給我的提醒,讓我好好反思自己教學的歷程,讓學校真正成為有趣而快樂的學習天地,而不是枯燥煩悶的壓力鍋。自愓之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