蕨類植物聽起來就覺得很累的植物。不開花也不結果,大部分長的都是一個樣子,不只是根在地下連莖也躲起來。在超仁老師的介紹下,我看到幾種蕨類,仔細瞧還是有他誘人的地方。因照片拍的不好,所以借用書上和網路上的圖片。
異葉卷柏:主莖直立,主軸上的側枝呈三回分枝,直立部分最下1~2對側枝最長,主軸上的小葉在葉柄的部分為互生的長三角形同型葉,往末端逐漸變為四排並列的二型葉,二型葉部分的中葉具尾尖,兩側不對偁,與密葉卷柏的兩側對稱不同,得仔細觀察才能分辨得出來。在台灣低海拔山區林下可見。
觀音座蓮:大的葉片,常被以為是筆筒樹的幼株,但仔細一看葉片分裂的回數不對,筆筒樹是三回,而觀音座蓮只有兩回。而名字的由來,他有一般蕨類少有的托葉,而且葉片掉落後,托葉仍留著集聚在塊狀的根莖上,看起來就像是寺廟中觀音菩薩盤坐的蓮花座。
台灣金狗毛蕨:台灣金狗毛蕨是民間說的「金狗毛」,在它的根莖地方,長滿金色的絨毛。在藥用上,有止血的功能,還有治風濕酸痛、強健骨骼、利尿及強精的效果。
刺柄碗蕨:葉柄、葉軸上有下彎鉤狀的短刺,葉片能無限生長,常常會是一大片的。
小車前蕨:匙形葉似被子植物的車前草而得名。
伏石蕨:又名抱樹蕨。葉疏生,可分成孢子葉與營養葉,營養葉形狀圓形,肉質。較接近圓形的葉子只能行光合作用,稱為『營養葉』。細長形的葉子不僅可以行光合作用,更能生長孢子囊群,稱為『孢子葉』。
大星蕨:孢子囊群大而圓,中肋兩側常僅具一排。單葉,全緣,肉質至革質,長可達60cm。
崖薑蕨:台灣全境低海拔,常著生於樹幹上,環繞樹幹生長,偶亦見生長在岩石上,崖薑蕨著生在其他植物的樹幹上生長,我們稱之為「著生植物」。
巢蕨:在臺灣的野菜餐廳中,巢蕨屬植物被稱為「山蘇」,是由台語「山蔬」轉音而來,意指山上的蔬菜。臺灣原住民取食山蘇的情形極為普遍,現在流行的野菜餐廳中也常見到。
南海鱗毛蕨:二回羽狀複葉,基羽片末端之下側小羽片特別長,因此葉片輪廓呈五角形,羽軸密佈錐狀鱗片。嫩葉偏紅棕色。
海金沙:海金沙真正的莖長在土中,你所看到的一堆藤蔓,只是葉軸無限生長下的「一片葉子」,稱為「植物界最長的葉子」。
書帶蕨:低海拔的森林可常見著生型蕨類,葉片呈長條狀,常由著生的土壁、岩縫或樹幹上成片地垂掛下來,像是裝飾在大地上的綠色彩帶,這也是它科名的由來。
姬書帶蕨:根莖短匍匐狀,被覆線狀披針形之暗褐色鱗片,葉叢生。多生長在林緣土坡或岩石上,或是長在林下大樹樹幹上。
垂葉書帶蕨:根莖匍匐狀,具黑色全緣鱗片,葉近生。孢子囊位於葉片兩側正邊緣的縱溝中,側絲黑褐色,棒狀,多少具分叉,先端為倒三角形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